G2板型固态U盘 SM2246XT-M-AA 四层板

G2板型固态U盘 SM2246XT-M-AA 四层板

你好!这里是Lost_Terminal!ヾ(≧▽≦*)o很高兴你能找到这个工程!

这算是我第一次大胆的尝试吧,没想到真的做出来了。

废话就说到这,先简单说一下这个板子吧:

·这是一个基于SM2246XT-M-AA主控(QFN88封装)的固态U盘,主要组成部分为USB转SATA桥接、SATA SSD主控、NAND存储颗粒。

·桥接芯片型号为祥硕ASM1153e,USB3.2 Gen1(5Gbps)→SATA3 6Gbps,兼容性很棒。

·闪存位焊盘为单个BGA152焊盘(兼容BGA132、BGA108、BGA88等),支持双通道合计4CE,数据线已等长处理。

·电源芯片使用了最常见的MP2122和RT8010,很方便就可以在料板上找到,分别是持续双路2A(VCCF,VCCFQ)和单路1A(Core)的供电能力。

·最小元器件封装为0402,减轻手工焊接难度;颗粒焊盘一个点都没有精简,全部保留,保证焊接牢固性。

·板子大小是标准G2版型,没有去除两边的固定槽位,正面和反面各预留一颗指示灯,正面的是桥接的工作指示灯,反面的是2246XT的工作指示灯(RDT也会闪烁)。

·板子压缩到了四层板,可以实现最低的成本以及厚度,过孔尺寸0.5/0.3mm,USB插头引脚为全长。

·因为体积很小再加上2246XT是古老的55nm制程,所以发热会有一些大,尤其是搭配英特尔和镁光(IMFT)系的颗粒,建议使用金属外壳外加导热垫。

·板子预留了TOG(R23)、R46、VCCQ1.8三个跳线,R23和R46均为10K电阻,VCCQ1.8为0欧电阻,功能的话,R23就是慧荣的Toggle跳线,配合Toggle系颗粒时需要跳上,R46为可靠模式跳线,配合东芝/闪迪15nm制程的部分MLC颗粒的时候需要跳上,VCCQ1.8短接时颗粒的VCCQ电压为1.8V,不短接时VCCQ电压为3.3V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。

上面就是这个板子的基本概况了。关于为什么市面上已经有更成熟的双贴G2的2246XT为什么我还要画这个板子,因为QFN88的这个阉割版2246XT(仅支持2CH4CE)并没有人画U盘主控板,并且这个主控作为SSD主控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,作为U盘主控再合适不过了,我就画了这个板子。

*等待板子到手

板子到手之后开始焊接:

手里没啥好颗粒了,只能找到这片S9等级的 PF026 大S颗粒用来测试了:

上机正常认ID:

开卡:

分区:

简单测速:

白眼测速:

urwtest全盘速度测试,可以看到全盘不掉速:

刷好桥接固件:

裸板高负荷温度(搭配IMFT的L85C制程颗粒):

到这应该就没什么东西了,该说的应该都说完了(

总之,这就是这个板子了,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哦。

友情赞助:EVAStudio→evassd.cn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