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D专用DAC Grace Design M905试玩

DSD专用DAC Grace Design M905试玩

由Michael Grace与其兄弟Eben于1994年创立于美国科罗拉多州Lyons(里昂)的Grace Design,第一部产品是m801麦克风前级,当前的制品还有compressor效果器、monitor controller监听控制前级等,似乎是以专业录音监听相关器材为主要的方向。

其实Grace Design先前也有m903与m920等兼具高性能DAC及耳扩等产品,基于其专业录音器材出身的优异品质,以及相对十分超值的价格,有不少爱乐玩家也将它们纳入家里的音响系统之中。

事实上,Michael Grace早在创立Grace Design之前的1990年,就已经开始为录音工程师与音乐人设计客制化的麦克风前级了,正由于所需要处理的是来自收音麦克风的极微弱信号,因此对于电路的频宽、动态、杂讯隔离等要求都非常高,连带使得之后Grace Design连m905如此的专业监听前级等器材,也同样具备超级优异的量测规格。

不相信吗?各位可查阅文末这部Grace Design m905的量测规格有多么惊人,在这里只举几项为例:模拟输出入总谐波失真(THD+N, 1kHz, 22Hz-22kHz BW)在+20dBu时输出低于0.0008%、互调失真(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)在+20dBu输出低于0.002%、平衡输入频率响应3Hz-2.5MHz、20-22kHz动态范围为118dB。

当然,量测数据规格优异并不见得保证音乐重播也同样好,但其中一些特色确实可经由实际上机聆听分辨得出来。在开始描述本机的音乐重播表现之前,让我们先来研究这套Grace Design m905里里外外的种种。和一般Hi-End家用音响前级对比,本机无论外表或内在确实有不小且相当有趣的差异。

为何说是“一套”?因为Grace Design M905有两个主要组件,分别是照片下方的ACU主机箱与上方的RCU遥控盒,由于后者有大型的彩色液晶显示幕及众多操控按键与旋钮,ACU主机箱的前面板就显得超级朴素,只有一个耳机插孔与一颗电源开关按键而已。

从背面观察,ACU主机箱的端子就非常丰富精彩了,除了一组非平衡输入端子之外,所有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平衡端子形式。其中,比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标示 著SPEAKER 1、SPEAKER 2与SPEAKER 3的三组“音箱输出”,事实上它们的用途是拿来连接内建后级的主动式音箱,假如使用的是一般的被动式音箱,那么这三组输出就是拿来连接后级放大器的平衡输入了。

再来是右边那排最内侧的那组SUB/DAC OUT,像我评测时使用2.1声道音箱系统,该组端子就用来连接“.1”的主动式超低音。嗯,ACU主机箱与RCU遥控盒如何连接呢?透过背板的15pin D-sub端子连接,Grace Design所附的专用连接线长达25英尺(约7.5公尺),可以让用家把RCU遥控盒放在聆听位置前就近操作。另外,请注意Grace Design m905其实有两个版本,本次我们测试的是Analog版本,ACU主机箱背板左侧上方只有一组平衡式模拟输入,另外还有具备各种数字输入模组的数字版本。

从侧面看RCU遥控盒,可以发现它的“顶板”是由非常厚的铝板弯折的,底座与本体之间有连杆相连,透过侧面的螺丝可调整RCU遥控盒顶板的倾斜角度,用家在使用时可以摆放在桌面上让它斜斜朝向自己,操作十分便利。

RCU遥控盒顶板左侧的彩色液晶显示幕字体相当清晰、非常容易阅读,右侧与萤幕上下方的按键操控也很直觉。

背板上最左侧是与ACU主机箱连结的15-pin D-sub端子,再来是耳机插孔(没错,本机还具备耳扩功能),最右侧的micro-USB端子则是做为固件升级之用。

由于本次测试的m905是没有数字输入模组的Analog版本,因此显示幕最上面一行DAC部分没有显示,最下方一排则为四组模拟输入的切换。显示幕左半部显示的是音箱加超低音的输出音量等资讯,右半部则是连接耳机的耳扩音量,本次测试以2.1声道音箱系统的表现为主。

每组模拟输入都有不少项目可以设定。

像是输入讯源的名称(input name)、电平补偿(level offset)、外接音压表(meter output)等,全都可以自在设定。

这次评测使用2.1声道音箱系统,就要在SUB/DAC/MTR SETUP里设定输出模式为超低音。

既然本机的SUB/DAC/MTR输出有左右两组,连接两支超低音构成2.2声道当然也是可行的,不过我只搭配使用一支主动式超低音音箱,因此将超低音输出(sub output)设定为“L+R Mono”模式。

本机于声音的设定参数确实非常钜细靡遗,不愧是专业监听用的前级控制器。

对各项参数的设定结果,在RCU遥控盒的彩色显示幕上可以一览无遗。

让我们来看看ACU主机箱的内部,它只有一大块电路板,各区域电路不仅整齐地配置其上,还清楚地标示各区块电路的功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电源电路板是单独一块的,而且还锁固在机箱右侧板的内部。其实,底板并非没有可容纳这块电源电路板的空间,但Grace Design却刻意如此安装,其目的其实是为了让电源电路板振动影响主电路板的幅度降至最低,另一方面让电源电路板与主电路板垂直,也有助于减少电磁波的干扰。

从这个角度可发现所有的输出入端子都直接焊接在主电路板上,除了背板上方的一组平衡输入之外,机箱内的配线相当少。还有,各位有看到众多红色方块电容的亮点吗?没错,它们都是在Hi-End音响器材里经常会看到的WIMA发烧电容。

可不要以为Grace Design以专业用途为主,内部用料就不会有可观之处,其实正由于Grace Design对于器材性能规格的要求比Hi-End音响厂商还严格,其制作与用料可是一点都不会马虎。

主机板正中央标示“CONROLLER”,显然此处是本机的控制运算核心,在CPU芯片上下各有一个插槽,显然本机在此处可以再插入一片电路板扩充功能。左上角的长方形区块是本机的DAC电路,其主要核心是Burr-pown的PCM1796 DAC芯片,不过想用到本机的DAC数字模拟转换功能,就必须选购数字输入模组安装在背板上。

根据本机的规格书显示,如果是配有完整数字输入版本的Grace Design m905,其USB DAC最高可对应至192kHz/24bit与DSD 128(5.6448MHz),数字模拟转换性能相当强悍。

主电路板在机箱左后方区块对应平衡音讯输入处理。

左前方则为DAC/SUB与CUE输出处理电路。

耳机放大器也是本机的重要功能之一,相关的电路配置在靠近机箱前面板的区域。

在使用手册里附有本机的电路方块图,清楚显示各组信号输入之后,在本机内部的处理流程,这种实事求是的作法,在一般家用Hi-End音响器材是很少见得到的。

试听搭配参考器材

Grace Design m905的测试于本站视听室进行,这是宽4.6米、长7.3米、高2.3米、面积约10坪的视听空间。为了提供纯淨且稳定的交流电源,音响系统全部器材都由本站参考电源处理器PS Audio P10供电。

主要发声音箱为英国B&W二十五周年纪念Silver Signature,它所配备音箱线、单元音圈线材与分音器内部配线全都为纯银线,音质通透细腻、对前端器材的分辨能力很强,再加上音箱上方另行添加、并联的Pioneer PT-R4超高音,将极高频延伸提昇到100kHz。另外,为完整检测极低频段的表现,也加上本站参考主动式超低音M&K Sound旗舰制品X12构成2.1声道系统。

两声道音响系统出动本站参考器材群,包括Ayre CX-7e CD唱盘、Ayre K-5xe前级与每声道输出功率达250瓦(8欧姆负载时)的Pass X250后级。其中Ayre CX-7e CD唱盘作为数字讯源,Pass X250后级用来驱动B&W Silver Signature音箱与并联的Pioneer PT-R4超高音,至于Ayre K-5xe参考前级则用来与Grace Design m905交互比对。

对录音细节解析得钜细靡遗

不同于家用音响器材在音色个性上多所修饰,调和成品牌的特性并藉以吸引不同喜好玩家之青睐,出自专业录音监听需求的Grace Design m905,中性无染就是其至高的目标。

电影《星际异攻队》(Guardians of the Galaxy)原声带共有两张CD,第一张是男主角星爵随身听录音带上《劲爆舞曲大帝国第一集》(Awesome Mix Tape, Vol. 1)的12首歌,全都是1960、70年代欧美畅销流行歌曲,由于年代横跨将近二十年,演唱者与录音背景及器材也有很大分别,透过Grace Design m905将其间的差异解析得清清楚楚,像是空间感的大小、乐器人声形体的扎实与否,全都无所遁形。比如第四首David Bowie《Moonage Daydream》的电吉他及套鼓就显得特别明快紧密,而David Bowie的歌声加强迴响的空灵效果也历历在目。

跳到第六首英国10cc乐团的《I’m Not In Love》,这首当年称霸英国金榜的经典情歌就有不同的面貌,电子配乐让整个音场向左右与后方极度扩张,主唱、和声及各个伴奏乐器各据一方,但彼此间又有著“若有似无”的连结,显然Grace Design m905将录音里微小的细节都毫无保留地挖掘了出来。

接着第七首The Jackson 5出道冠军曲《I Want You Back》马上又变换出截然不同的风貌,左右两侧的伴奏与和声十分热闹精彩,Grace Design m905让你可单独关注任何一个乐器或人声,但他们彼此之间的呼应又清晰极了,音场中央担任主唱、当年还是小男孩的Michael Jackson所展现的天生好歌喉,同样显得直接而生动。

播放Stewart Goodyear以史坦威钢琴演奏的柴可夫斯基、葛利格钢琴协奏曲,和本站的参考前级Ayre刚好是很有趣的对比,显然Ayre的琴音比较飘逸有光泽,但论及弹奏的力度与强弱变化刻画,Ayre就不若Grace Design m905那么直接有力。

Ayre K-5xe前级所刻画出来的是较为近场的聆听感受,钢琴音像比较大一些,但声音密度及凝聚度没有Grace Design m905那么强。换用Grace Design m905播放时,钢琴的距离比较远、形体也稍小一点,但Stewart Goodyear弹奏时运指触键的强弱似乎反而更能感受得到,先前觉得此张录音比较平板,但使用Stewart Goodyear播放这种感觉却是一扫而空,Stewart即使是轻抚按键也让音符有敏锐的弹跳,当他在乐曲激昂的片段奋力弹奏时,整体的动态与气势更开展了壮阔的音画。

另一方面,Grace Design m905也让背景显得比较黑、比较宁静,这张专辑是在布拉格CNSO第一号录音室录制的,Stewart在弹奏葛利格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时,指尖下的Steinway Model C钢琴声响非常强劲有力,Stanislav Bogunia所指挥捷克国家交响乐团的伴奏能量也与其呼应,一层一层地堆迭出波涛汹涌的浪潮。直到最尾段嘎然而止的每个音符,Grace Design m905都掌控得服服贴贴,那么沉稳安定地传达耳际,足见本机对音乐信号解析之钜细靡遗。

对修饰美化与加油添醋SAY NO

这次聆赏Grace Design m905是个很特殊的体验,无论外观、内在或操控都迥异于传统家用Hi-End前级放大器,但随著透过它聆听的音乐软体累积越多,就越能体会到它不同于一般家用前级的音乐重播表现。

确实在Grace Design m905身上你听不到特别细腻晶莹的音色,它有的是真实直接之刻画;透过Grace Design m905你也不会持续都有特别饱满的音像或雄壮威武的低频,它只会如实地把录音内容予以剖析,假使你发现某段音乐的音像特别扎实具体或者低频特别弹性十足,那就是录音确实如此。原厂表示Grace Design m905并不会对录音内容修饰美化或加油添醋,经过测试期间的聆赏体验,确实感受到Grace Design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。

假使你希望拥有一套能够轻松辨别录音质地、感受直接音乐律动的音响系统,以这部Grace Design m905为核心,选择具有数字输入的版本,前端就只需要一部CD转盘、个人电脑或NAS,至于后端最佳搭配当然就是主动式监听音箱与超低音的2.1声道音箱系统。如此一来,就可建构具备中性走向、频宽特性又宽广的音响系统,别忘了Grace Design m905还有同样优异的耳机放大器功能,夜深人静或想单独聆赏音乐时也可方便享用!

Grace Design m905专业监听前级主要性能规格

模拟输出入总谐波失真(THD+N, 1kHz, 22Hz-22kHz BW):+20dBu输出低于0.0008%、+10dBu输出低于0.0008%、0dBu输出低于0.002%

互调失真(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):+20dBu输出低于0.002%、0dBu输出低于0.0015%

频率响应:平衡输入3Hz-2.5MHz、非平衡输入3Hz-275kHz

动态范围:20-22kHz为118dB、20-22kHz A加权为121dB

输出噪讯:-99dBu(20-22kHz at -20dB增益)、-102dBu(20-22kHz A加权 at -20dB增益)

相位差:20Hz-20kHz低于10度、10Hz-100kHz低于19度

耗电量:60瓦

输入电压:100VAC-240VAC/50-60Hz

尺寸(宽×高×深,mm):ACU主机箱432×89×267、RCU遥控盒226×56×130

重量:ACU主机箱3.54公斤、RCU遥控盒1.0公斤

参考售价:新台币104,000元(未含DAC的模拟输入版本)

相关文章